微资讯!悲壮:数百俘虏行刑时排一列,每杀一人招降下一人,斩完无人投降
熟读中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,三国是古代中国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。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短短百余年的三国时代,无疑是最为波澜壮阔的篇章之一。期间爆发了黄巾之乱、董卓乱政,之后便是地方群雄为各自利益相互攻伐,接着就是魏蜀吴三足鼎立,到280年,孙吴灭亡,西晋统一天下,至此三国时期结束。
在三国时期,出现了无数个经典故事,诸如:诸葛亮舌战群儒、关羽义释曹操、赵云长坂坡之战、曹操望梅止渴、诸葛亮火烧上方谷、刘备白帝城托孤等等,但要说到最为悲壮的故事,自然不能不提诸葛诞和其亲信的事迹。
诸葛诞,字公休,琅琊郡阳都县人,是诸葛丰的后人,与诸葛亮、诸葛瑾同族。虽说也姓诸葛,但和诸葛亮、诸葛瑾这两位族兄而言,诸葛诞就是一个地道的草根。据《太平御览·人事部·品藻中》记载:"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,并有盛名,各在一国。于时以为蜀得其龙,吴得其虎,魏得其狗。诞在魏,与夏侯玄齐名。瑾在吴,吴朝服其弘雅。"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纵观诸葛诞一生,其仕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,在早期的时候只是在魏国做一个芝麻大的小官,随着社会履历的增长,迁升为御史中丞、尚书,并且和当时的魏国重臣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的儿子夏侯玄交好,待齐王曹芳称帝后,诸葛诞被迁升为扬州刺史,加号昭武将军。
公元255年,毌丘俭和文钦等人在寿春起兵,列举司马师罪状数重,并且派出了使者联络诸葛诞,要他共举大旗,讨伐司马师。但诸葛诞因为个人问题,不但没有接受他们的联络,反而斩杀了来使,并且出兵协助司马师平叛。因平叛有功,诸葛诞被封为高平侯,邑三千五百户,转任征东大将军。
虽然自己的仕途一路高升,但看到昔日好友邓飏、夏侯玄等人都落得惨死的状况,诸葛诞内心充满了惆怅感。公元257年,在听从贾充的建议后,魏国实际掌权者司马昭下令让诸葛诞入朝担任新的职位。接到诏令后,诸葛诞十分害怕,他担心自己会落得和邓飏、夏侯玄等兄弟一样的下场,于是兴兵发动叛变,司马昭亲率大军前往寿春进行平叛。
未等东吴大军前来救援,寿春已被司马昭的平叛大军团团围住。虽说当时诸葛诞麾下有数十万叛军,但他本人却刚愎自用,且心胸狭窄,还未等击退司马昭,便擅自斩杀了良将文钦,迫使文钦二子转身投入了司马昭的怀抱。《三国志·王毌丘诸葛邓钟传》载:"(文)钦欲尽出北方人,省食,与吴人坚守,诞不听,由是争恨。钦素与诞有隙,徒以计合,事急愈相疑。钦见诞计事,诞遂杀钦。"
此时的诸葛诞已是孤掌难鸣,为了能活下去,他亲自率兵出城突围,结果却被魏将胡奋斩于马下,跟随他的亲信,也被魏军所俘虏。当时的司马昭正是缺人之际,于是下令让他们投降,只要投降便可既往不。但结果却出乎司马昭意料,数百人并无一人愿意臣服于他。
为了彻底的击溃这些俘虏的心理防线,司马昭使用了攻心计,让这些俘虏排成一列,每杀一人招降下一人,但直至杀完最后一个,这数百俘虏都没有一个愿意臣服司马昭的。"数百人拱手为列,每斩一人,辄降之,竟不变,至尽,时人比之田横。"--《晋纪》
数百人宁愿死在刽子手的屠刀下,追随诸葛诞而去,也不愿远苟且地活着,这样悲壮的场景,引得无数人唏嘘不已。
参考资料:《太平御览》、《三国志》、《晋纪》